返回

大国崛起!从军火商到军工巨头!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171 自行火炮,装甲部队必不可少的火力支援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后了。

    “自行榴弹炮?70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,目前在部队装备的并不多啊!”

    黄培岩有些不解。

    70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,是华夏第一款自行设计的自行火炮,用于取代之前毛熊援助的各型76-100毫米口径的突击炮。

    被炮兵们戏称为敞篷自行榴弹炮。

    实际上就是把54-1式榴弹炮装到了531履带装甲运兵车上面,用于装备坦克师、摩托化步兵师以及军属炮兵团。

    只不过,性能太过落后,加上没有炮塔防护装甲,产量并不是很多。

    70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:

    口径:122毫米

    尺寸:5.654×3.07×2.792(长宽高,单位:米)

    全重:15.3吨

    最大射程:11800米

    方向射界:左右22.5°

    高低射界:-2.5°~63°

    最大速度:56公里/小时(公路)

    最大行程:450公里

    最大爬坡:25°

    备弹:40发

    操作人员:7人

    其实这算不上是真正的自行火炮,只不过是用装甲车扛上了榴弹炮,最终还是人员手动操作火炮。

    到现在,这种自行火炮因为各种问题,都没有正式列装部队。

    “目前部队装备不多,不代表部队不需要。装甲部队需要机动性好,射程远的火炮跟随,进行火力支援,而拖拽式防护性能差不说,越野能力就更不用提了,甚至没有什么越野能力……”

    不是部队不需要。

    而是没有合适的。

    “所以,我们在设计新式装备的时候,不只是需要考虑我们的基础,还得考虑部队的发展需求。只有能满足部队需求,才能让我们的产品真正有市场!”

    杨威强调着。

    这也是军工设计原则之一:按照部队所需开发,并且需要具有前瞻性。

    “难怪,红星所能发展这么快!他们交付给部队的武器,都是之前部队没有订单,展现了性能后,部队大量订单就来了。”

    “还是咱们考虑的不够长远啊!”

    “虽然这确实难度更大,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开发出来,不过,在开发出来后,不会因为跟不上部队的发展而被淘汰啊!”

    杨威说的东西并不是难以理解。

    在他说了后,众人都算是明白了。

    “现在,咱们一起讨论一下有些什么技术难题,哪些可以先降低标准,等着后续技术突破后更换……”

    杨威再次把话题拉回了正题。

    有些什么技术难度,他比谁都清楚。

    不过他从来都不会提前去说出来。

    于是乎,众人都开始踊跃提出自己认为的问题所在。

    对于各种问题,杨威都是能用简单几句话就给回答了。

    整个讨论一直持续到深夜。

    就连晚饭,都是送到会议室里吃的。

    第二天上午,杨威就直接踏上了返回的火车。

    火车站,非常繁忙。

    来的时候,军列的停下来的时间不多,不过返程的时候,除了运兵车,货车的速度就慢多了。

    杨威没有乘坐军列,而是直接坐了运列车。

    “现在每天北上的火车很多,不过大多数都是运输物资以及撤军的军列,车反而不多。”

    送杨威的时候,黄培岩见杨威在火车站不停地打量着明显忙碌了很多倍的车站,介绍着他知道的情况。

    杨威点头,没有多问什么。

    他曾经听说过,反击战后,PLA把大量原本援助给猴子的物资都给运回来了,连电线杆都没有放过。

    显然,他没有在火车站看到运输电线杆之类物资的火车。

    ······

    哈工大。

    “你真的想好了?如果今年就参加工作,只能以工农兵学员的身份,而不能以恢复高考后第一届毕业生参加工作。”

    李光看着眼前的叶婉清,神色变得严肃。

    叶婉清可能不清楚工农兵毕业生跟参加高考的毕业生的差距,作为学校院系领导的他们很清楚。

    之前的工农兵学员,很多单位都不接收了。

    现在,参加高考的第一届学生这才上学一年多时间,但是却已经有不少的单位开始抢人了。

    这些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的学生,到了单位后,肯定会比工农兵学员更受重用。

    “主任,我知道您是为我好,可现在,我不能再这样耗下去了,国家培养我们不容易,早一天进入工作岗位,就能早一天为国家做贡献。”

    叶婉清一本正经地说道。

    实在是她无法再等下去了。

    年前专门去找了杨威,结果人没见到,还被当成间谍。

    那其中

171 自行火炮,装甲部队必不可少的火力支援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